象山 佛堂 礦車道
信義區山林有許多隱藏景點,舊埤溪的「和興炭坑」是其中之一。位於聯勤總部後方的狹小巷道中,舊埤溪的入口意象就位於路的終 點。這兒有許多人熟知的「和興炭坑」,如今 已然廢棄,卻搖身一變成為當代瞭解礦坑產業 的活教材。而容易造成土石滑落的舊埤溪,則 透過近自然工法,用天然材料相互制約,減緩 災害的發生。
▲煥然一新的炭坑,如今是小型博物館。
▲坑內的鎢絲燈,增添了這兒的神秘感。
和興炭坑後方,是通往拇指山步道網的路徑之一,每天都有不少登山人口從此經過。過去,多數人只知此處有個「北臺慈惠堂」與廢棄炭坑。但現在這兒儼然成為小型的炭坑博物館。
舊埤溪長期以來,受到土石沖刷,尤其護岸淘刷更為嚴重。整治時著重與中上游固床工,以及下游段的RC護岸進行整治。減少邊坡崩塌後,進一步銜接排水系統,降低沖刷力道。復育後的環境,逐漸吸引螢火蟲、蝙蝠來這兒活動。
▲遙想數十年前,這兒的礦工就像此般賣力揮汗, 一輩子為地方貢獻。
▲通往炭坑的時光隧道,以相思木再製而成。
▲「礦工小甲」與旁邊的礦車,是守護和興炭坑的使者,也提醒我們保護自然山林與謹記前人辛勞。
▲斑駁的牌坊訴說著和興炭坑的歷史。
▲「礦工出坑」情境為入口意象,一段炭坑的懷古之旅由此開啟。
▲長約38公尺,高6公尺的主題壁畫,訴說煤的一生故事。
舊埤溪小檔案
舊埤溪位於信義區東南側,溪流下游地形較為陡峭, 是土石流潛勢溪流。整治時以安全、生態、人文、生活理念出發,使用在地的木頭、竹子製作「打樁編柵」、「木樁節制工」作為擋住泥石的阻礙,並減緩急流。
▲民眾可藉由軌道步道及迴旋梯到達和興炭坑,有種直達天際的FU!
▲整治後的舊埤溪流,更為安全美觀。
▲循軌道與草地相間的路途,尋找信義區的老記憶。
交通資訊
自行開車至吳興街,左轉沿信義路五段150巷401弄直行,至「聯勤學校技術訓練中心」後,左轉至信義路五段150巷471弄底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